又快到中國新年了。「年」有什麼講究?爲什麼要過「年」?許多人知道,許多人可能還不太清楚。今天本編再老生常談,講講「年」的來歷。

傳說早在堯舜時就有了「過年」的風俗。那麼「年」是什麼呢?相傳,中國古時有一種叫做「年」的怪獸,頭長觸角,兇猛異常。它長年深居海底,每到歲末的一天便爬上岸,闖進村莊,傷人性命。因此,每到歲末的這一天,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,以躲避「年」獸的傷害。

有一個歲末,村子裡的人們正忙著封窗鎖門、收拾行裝,準備上山避「年」,從村外來了一位乞討的老人,但見他手持拐杖,臂搭袋囊,銀須飄逸,目若朗星。此時村中一片恐慌景象,人們逃難心切,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。只有住在村東頭的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一些食物,並勸說老人,「年」就要來了,趕快上山躲避。

老人捋髯笑道:「婆婆若允我在家呆一夜,我定把『年』獸攆走」。老婆婆驚目觀看,見他鶴髮童顏、精神矍鑠,氣宇不凡。可婆婆仍然擔心地勸說老人上山避「年」。老人笑而不語,婆婆無奈,只好將老人留在家中,自己上山避難去了。

半夜時分,「年」獸闖進村。 它發覺村里氣氛與往年不同:村東頭老婆婆家的門上貼著大紅紙,屋裡燭火通明。 「年」渾身一抖,發出一聲怪叫,隨即狂叫著向老婆婆家撲了過去。將近門口時,突然從院內傳來「砰砰啪啪」的炸響聲,「年」渾身顫抖,再也不敢往前湊了。這時,婆婆家的院門大開,只見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站在院中哈哈大笑。 「年」大驚失色,即刻掉頭逃走了。

第二天是歲首,也就是正月初一,避難回來的鄉親見村里安然無恙十分驚奇。這時,老婆婆才恍然大悟,趕忙向大家講述昨日遇見乞討老人的事情。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,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,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「啪啪」炸響,屋內幾根蠟燭還在發著余光……鄉親們歡天喜地,為慶賀吉祥的來臨,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奔向親友家,道喜問安。

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里傳開了,人們都知道了驅「年」守歲的方法。

從此每個歲末歲首的相交之夜,家家貼紅對聯、燃放爆竹;戶戶燭火通明、守更待歲。第二天大早,人們走親串友「恭喜」之聲不絕於耳。民間一直流傳著「過年增壽」、「過了年關長一歲」的說法,或許就記載著人們打敗「年」獸獲得平安的喜悅吧。

「年」獸早就不存在了,「過年」也早已從避難變成了喜慶。人們年年歲歲,生生不息,一直到了今天。社會的變遷,政體的更替,沒有改變人們對安康的祈盼。

責任編輯:辛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