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美麗日報2021年02月05日訊】中共地方政府人口數據顯示,去年中國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。專家表示,中國人口塌陷已到,未來將面臨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,並對經濟和社會造成重大影響,因此應立即全面放開生育。

中共國家統計局在1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,宣佈推遲公佈2020年出生人口數據,並稱將在今年4月公布2020年人口普查數據。但一些地方政府公佈的出生統計數據顯示,各地出生人口正在下滑,有的地區年同比驟降32%。

部分地區人口統計數據顯示,2020年溫州市出生人口約為73,230人,較2019年同期減少19.01%;合肥市出生79,300人,同比減少23%;台州市出生37,420人,同比大降32.6%。

攜程網創始人、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梁建章撰文指,儘管不能將部分地區的出生人口降幅推演為全國的年度降幅,但結合二孩堆積減弱、育齡婦女人數減少等因素,2020年全國出生人口年同比大幅下降已沒有懸念,出生人口塌陷已經到來。

他警告說,2020年出生人口雖然是近幾十年來最少的一年,但卻很可能是未來幾十年內出生人口最多的一年。中國未來每年出生人口再也不可能超過1400萬,而是在向1000萬以下急速下滑。如果無法大幅提高生育率,這種下滑將不會見底。

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研究員、中國人口研究專家易富賢,著有《大國空巢:走入歧途的中國計劃生育》一書。最近他在推特上以東北人口下滑數據為例警告說,「東北的今日就是全國的明日」。

易富賢表示,東北經濟的全國佔比從1980年的13.1%,降至2010年的9.1%和2020年5.0%,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人口老齡化。等到其它省份達到東北目前的年齡結構,其經濟增長率還達不到東北目前的水平。這樣的話,中國的經濟發展將受影響。

中共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,2019年東北三省的出生率僅為0.61%,甚至低於同年日本出生率的0.68%,而日本老齡化程度位居全球第一。

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在其「中國生育報告」中說,全面二孩政策不僅沒有出現生育高峰,反而出現生育斷崖。當前面臨的生育形勢是主力育齡婦女數量快速減少,生育率大幅下滑,生育意願明顯降低。

任澤平表示,中國人口老齡化加速到來,速度遠超歐美日。1962-1976年的嬰兒潮人口即將退出勞動力市場,步入老齡化,人口紅利逐漸消失。從發展趨勢看,中國人口老齡化速度和規模前所未有,2022年將進入佔比超過14%的深度老齡化社會,2033年左右進入佔比超過20%的超級老齡化社會,之後持續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約35%。

他說,人口老齡化和少子化將帶來一系列重大而深遠的挑戰:低成本人口數量紅利消失,勞動力成本上升,經濟潛在增長率下降,年輕人口減少,社會創新創業活力下降,社會階層固化,投資率和儲蓄率下降,社會撫養比和養老負擔加重,政府債務和社保壓力上升等。

梁建章和任澤平等專家呼籲,中國應全面放開生育,並在住房成本、養育成本和教育等方面切實降低普通家庭的養育負擔。

責任編輯:溫妮